一、中国茶叶为什么没有一个行业标准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3年第27号国家标准公告,中国茶叶分类新国家标准于2014年6月22日起实施。本次分类原则以生产工艺、产品特性、茶树品种、鲜叶原料和生产地域进行分类。
茶叶分类Tea Classify(以下仅为意见稿,定稿以2014年6月22日实施日发布的为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茶叶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原则和类别。
本标准适用于茶叶的生产、科研、教学、贸易、检验及相关标准的制定。
以茶树(CamelliasinensisL.O.kunts)的芽、叶、嫩茎为原料,以特定工艺加工的、不含任何添加剂的、供人们饮用或食用的产品。
采用一定温度,将茶鲜叶中的酶失去活性;或称将酶钝化的过程。
运用茶鲜叶中的酶,使茶鲜叶的多酚物质进行氧化、聚合的过程。
将茶叶打堆后,通过加温、加温的条件,促使其中的微生物缓慢发酵的过程。
以生产工艺、产品特性、茶树品种、鲜叶原料和生产地域进行分类。
以茶树的芽、叶、嫩茎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生产工艺制成的产品。
4.1.1以杀青工艺和产品特性进行分类
杀青工艺采用金属导热方式制成的产品。
杀青工艺采用蒸汽导热方式制成的产品。
4.1.2以干燥工艺和产品特性进行分类
干燥工艺主要采用炒或滚的方式制成的产品。
干燥工艺主要采用烘的方式制成的产品。
干燥工艺主要采用日晒的方式制成的产品。
4.1.3以茶树品种和产品特性进行分类
采用大叶种茶树的鲜叶加工制成的产品。
采用中小种茶树的鲜叶加工制成的产品。
以茶树的芽、叶、嫩茎为原料,经萎凋、揉(切)、“发酵”、干燥等生产工艺制成的产品。
4.2.1以生产工艺和产品特性进行分类
采用揉切加工等特定工艺制成的颗粒(或碎片)形红茶产品。
采用揉捻加工等特定工艺制成的条形红茶产品。
采用揉捻加工等特定工艺(或经熏松烟)制成的条形红茶产品。
4.2.2以茶树品种和产品特性进行分类
采用大叶种茶树的鲜叶加工制成的条形红茶产品。
采用中小叶种茶树的鲜叶加工制成的条形红茶产品。
以茶树的芽、叶、嫩茎为原料,经杀青、揉捻、闷黄、干燥等生产工艺制成的产品。
4.3.1以鲜叶原料和产品特性进行分类
采用茶树的单芽或一芽一叶初展加工制成的产品。
采用茶树的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加工制成的产品。
采用茶树的一芽多叶加工制成的产品。
以茶树的芽、叶、嫩茎为原料,经萎凋、干燥等生产工艺制成的产品。
4.4.1以鲜叶原料和产品特性进行分类
采用茶树的单芽或一芽一叶初展加工制成的产品。
采用茶树的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加工制成的产品。
采用茶树的一芽二叶或多叶加工制成的产品。
以茶树的芽、叶、嫩茎为原料,经萎凋、摇青、杀青、揉捻、干燥等特定工艺制成的产品。
4.5.1以生产地域、茶树品种和产品特性分类
采用福建闽南地区的特定茶树品种、经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的颗粒形产品。
采用福建闽北地区的特定茶树品种、经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的条形产品。
采用广东潮州、梅州地区的特定品种、经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的条形产品。
采用台湾地区的特定品种、或以福建地区的特定品种、经台湾传统加工工艺制成的(小)颗粒形产品。
采用铁观音茶树品种的芽叶、经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的颗粒形产品。
采用黄金桂茶树品种的芽叶、经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的颗粒形产品。
采用色种等茶树品种的芽叶、经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
采用大红袍茶树品种的芽叶、经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
采用肉桂茶树品种的芽叶、经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
采用水仙茶树品种的芽叶、经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
采用单枞的茶树品种的芽叶、经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
以茶树的芽、叶、嫩茎为原料,经杀青、揉捻、渥堆、干燥等生产工艺制成的产品。
湖南地区的茶树鲜叶经杀青、初揉、渥堆、复揉、干燥等工序而制成的产品。
四川地区的茶树鲜叶经杀青、揉捻、渥堆、干燥等工序而制成的产品。
广西地区的茶树鲜叶经杀青、揉捻、渥堆、干燥等工序而制成的产品。
云南滇西南地区的大叶种茶树鲜叶经杀青、揉捻、日晒、渥堆、干燥等工序而制成的产品。
以茶叶为原料,经整型、加香花窨制等生产工艺制成的产品。
采用绿茶为原料,经加工成级型坯后,由茉莉鲜花窨制(含白兰鲜花打底)而成的产品。
采用绿茶为原料,经加工成级型坯后,由白兰鲜花窨制而成的产品。
采用绿茶为原料,经加工成级型坯后,由珠兰鲜花窨制而成的产品。
采用绿茶为原料,经加工成级型坯后,由桂花鲜花窨制而成的产品。
采用红茶为原料,经加工成级型坯后,由玫瑰鲜花窨制而成的产品。
以茶叶为原料,经筛分拼配、汽蒸(渥堆)、压制成型等特定工艺制成的产品。
采用黑毛茶为主要原料,经筛分、拼配、蒸汽沤堆、压制定型、干燥等特定工艺制成的产品。
采用黑毛茶为主要原料,经筛分、拼配、蒸汽沤堆、压制定型、干燥等特定工艺制成的产品。
采用黑毛茶为主要原料,经筛分、拼配、蒸汽沤堆、压制定型、干燥等特定工艺制成的产品。
采用晒青毛茶为主要原料,经筛分、拼配、蒸汽压制定型、干燥等特定工艺制成的产品。
采用晒青毛茶为主要原料,经筛分、渥堆、拼配、蒸汽压制定型、干燥等特定工艺制成的产品。
采用晒青毛茶为主要原料,经筛分、渥堆(或不渥堆)、拼配、蒸汽压制定型、干燥等特定工艺制成的产品。
采用川南边茶为主要原料,经筛分、渥堆、拼配、蒸汽压制定型、干燥等特定工艺制成的产品。
采用川南边茶为主要原料,经筛分、渥堆、拼配、蒸汽压制定型、干燥等特定工艺制成的产品。
采用老青茶为主要原料,经筛分、拼配、蒸汽压制定型、干燥等特定工艺制成的产品。
采用红茶的碎末茶为主要原料,经蒸汽压制定型、干燥等特定工艺制成的产品。
以茶叶为原料,经加工形成一定的规格后,用过滤材料包装而成的产品。
采用绿茶为原料,经特定的过滤材料包装而成的产品。
采用红茶为原料,经特定的过滤材料包装而成的产品。
采用乌龙茶为原料,经特定的过滤材料包装而成的产品。
采用花茶为原料,经特定的过滤材料包装而成的产品。
采用黑茶为原料,经特定的过滤材料包装而成的产品。
采用白茶为原料,经特定的过滤材料包装而成的产品。
采用黄茶为原料,经特定的过滤材料包装而成的产品。
采用茶叶为原料,经特定工艺加工形成一定粉末细度的产品。
采用一定品种和规格的蒸青绿茶,经特定设备和工艺研磨制成的具有一定粉末细度的产品。
采用茶叶为原料,经特定设备和工艺研磨制成的具有一定粉末细度的产品。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编制。
本标准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安徽农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翁昆、席兴军、宛晓春、赵玉香、李立祥、黄皓。
二、茶叶属于什么类目商品
1、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九条对食品的定义,食品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茶叶属于供人饮用的成品或半成品,适用于食品安全法,当然属于食品。在中国产品质量法规定明显规定茶叶属于食品类目。
2、也有人认为茶叶既然属于农产品,那就不属于食品类,不适应食品安全法,但茶叶的确需要QS认证,需要食品合格规范,在食品标准条例里对茶叶是有相关的专门约束条例,国家已经把茶叶规划到食品这一行业中。因此茶叶属于食品类。
3、茶叶最早是祭品,之后作为菜食等其他作用,再后来作为宫廷高级饮料,现在逐渐的普及。茶叶饮品被誉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
4、普及民间作为普通饮料那是西晋以后的事,发现最早人工种植茶叶的遗迹在浙江余姚的田螺山遗址,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饮茶始于中国。
三、白茶、红茶、乌龙茶有哪些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
白茶、红茶、乌龙茶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总共约有百余。下面仅列出了其中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暂不赘述,如确有需要,再述。
GB/T 20354-2006地理标志产品安吉白茶
GB/T 22109-2008地理标志产品政和白茶
GB/T 32743-2016白茶加工技术规范
GB/T 13738.1-2017红茶第1部分:红碎茶
GB/T 13738.2-2017红茶第2部分:工夫红茶
GB/T 13738.3-2012红茶第3部分:小种红茶
GB/T 35810-2018红茶加工技术规范
GB/T 30357.1-2013乌龙茶第1部分:基本要求
GB/T 30357.2-2013乌龙茶第2部分:铁观音
GB/T 30357.3-2015乌龙茶第3部分:黄金桂
GB/T 30357.4-2015乌龙茶第4部分:水仙
GB/T 30357.5-2015乌龙茶第5部分:肉桂
GB/T 30357.6-2017乌龙茶第6部分:单丛
GB/T 30357.7-2017乌龙茶第7部分:佛手
GB/T 35863-2018乌龙茶加工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