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定茶叶里面的铜离子和银离子含量(溶液中铜离子含量的测定)

铜离子有颜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铝离子加入过量的强碱液,先沉淀后溶解、

钡离子加入稀硫酸,会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银离子,引入氯离子,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亚铁离子,用氢氧化钠

先有白色沉淀

放空气中以后变灰绿色

再变成红褐色沉淀,或者先加入硫氰化钾溶液,再加入氯水,溶液呈血红色

1.入过量稀HCl,生成白色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鉴定为AgCl,过滤分离掉Ag+

2.入过量氨水,生成白色沉淀(Mn(OH)2,Zn2+的氢氧化物为两性化物、Cu2+则与氨生成可溶的铜氨络合物),而后在空气中迅速被氧化生成棕褐色沉淀,鉴定为MnO(OH)2,过滤分离掉Mn2+

3.加入过量稀HCl,再加入过量Zn粉,搅拌并过滤,此时分离出的滤液中的阳离子除了H+就是Zn2+.欲鉴定Zn2+,可考虑利用先加铁粉,搅拌并过滤后称重滤液发现滤液质量不变,再在滤液中加入Al粉,搅拌并过滤后称重滤液发现滤液质量减轻,可知滤液中阳离子活动性位于Fe前,但在铝后,即为Zn。

4. 3.中的滤出物溶于过量HCl中,过滤后滤出不溶物,在将此不溶物加入过量稀HNO3中,充分搅拌、溶解并反应后,再加入过量KOH,生成蓝色沉淀,鉴定为Cu(OH)2,过滤分离出Cu2+

可以利用一些化学药剂加进去看它的颜色变化,就可以观察到它的相关的反应类型,从而辨别出并鉴定出它是什么离子。

向溶液中加入盐酸,若出现白色沉淀,证明有Ag+,过滤可分离:Ag++ Cl-=AaCl↓

向滤液中加入铜片,证明有Fe3+:2Fe3++ Cu=2Fe2++ Cu2+

因为硝酸具有酸性和强氧化性,而银、铜、钴是还原性比较弱的金属,如果用稀盐酸或稀硫酸的话,这些单质是不能反应的,因而用硝酸对金属进行溶解。

扩展资料:

铁的+3价化合物较为稳定。铁离子是指+3价离子,是铁失去外层电子所得到的离子。除此之外,铁原子还可以失去两个电子得到亚铁离子。当铁与单质硫、硫酸铜溶液、盐酸、稀硫酸等反应时失去两个电子,成为+2价,而与Cl2、Br2、硝酸及热浓硫酸反应时,则被氧化成Fe3+。

铁与氧气或水蒸气反应生成的Fe3O4,往往被看成FeO·Fe2O3,但实际上是一种具有反式尖晶石结构的晶体,既不是混合物,也不是盐。其中有1/3的Fe为+2价,另2/3为+3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铁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