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如何去除白霜(普洱茶白霜和白霉怎么区分)

莓茶白霜不用倒掉。

其实莓茶表面附着一层白霜,实为二氢杨梅素(黄酮中的一种,其物理性状为白色粉未),因张家界莓茶原生植物芽尖嫩度较高,且本身富含丰富的二氢杨梅素,在进行杀青、揉捻的工艺过程中,细胞壁容易破裂,其中的二氢杨梅素就能快速渗透到茶叶的表面,从而在干燥时形成结晶依附在茶叶的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白霜,莓茶这种奇特的外观色泽,经过晾晒、烘焙,变得尤为明显,也是其品质的体现之处,为天然形成之物,而并非任何人工添加之物,易可放心饮用。

莓茶的功效好坏是跟二氢杨梅素的含量息息相关的,二氢杨梅素含量越高,莓茶的功效越好;此外二氢杨梅素遇热水极易溶解,具有“热水溶解,冷水沉淀”的性质。

普洱茶越陈越香,被很多茶友喜爱、收藏,可有很多茶友会发现自己收藏的普洱茶,茶饼表面有一些白色的霜,这是怎么回事?是发霉了吗?其实,在夏天这个多雨的季节,普洱茶很容易受潮发霉。那么所谓的白点是茶中的自然产物还是已经霉变了呢?今天生茶张就为大家介绍普洱茶的白点。

普洱茶上面的白点,其实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普洱茶上的白霜;另一种就是普洱茶发霉。

一、如何区分普洱茶上面的白点是白霜还是发霉?

1、白霜

茶叶内含物质会在一定的温湿度情况下渗出,可能是咖啡碱、儿茶素,也有可能是糖类物质的析出,脱水变成白色的结晶体,还有些类似于白色萃取物。

这类物质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细微结构,用手一擦可以抹掉,一般溶于水,并无口感上的不适,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不需要过分担心。

普洱茶在正常仓储,仓储情况良好的情况下,不止表面,连带茶内部都附有一层薄薄的“白色物质”。

2、发霉

霉变的普洱茶不论是茶饼表面还是撬开里面都会有白色且灰绿色的一团团或一片一片的带絮团状东西附着在茶叶上面。

有的人因为仓储不当或空气潮湿,湿度过高导致普洱茶发生霉变,此种情况下,“白点”一般是会分布不均匀,聚块,大小不一,嗅之一大股霉味,刺激,令人不舒服。

普洱茶长“白霜”最常见的有几种情况:

--------------------------------------------------------------------------------

1、正常的“白霜”。普洱茶在正常仓储,仓储情况良好的情况下,不止表面,连带茶内部都附有一层薄薄的“白色物质”(注意:必须是均匀分布,而且是白色物质大小均匀,不集块,不聚巣),嗅之无霉味,更无刺鼻,惹人难受的气味。属于此情况普洱茶一般是有些年份,是可以喝的。相反此种“白霜”会提升普洱茶的相关口感和价值。

2、普洱茶发霉了。普洱茶发生霉变,主要是因为仓储不当或空气潮湿,湿度过高导致的,此种情况下,“白点”一般是会分布不均匀,聚块,大小不一,嗅之一大股霉味,刺激,另人不舒服。普茗云瑞在此提醒:此情况下的普洱茶是不能喝的,轻则会出现不舒服的状态,重则会出现中毒。

3,、普洱茶内有杂质:普茗云瑞市场调查发现,有部分普洱茶会出现“白色小点”。但注意,此白霜小点既不是“白霜”,也不是发生“霉变”。而是普洱茶在加工过程中混进了其他杂物,这些在一些碎沱,或茶叶较碎的饼茶,砖茶中容易见到。

因此普茗云瑞提醒各位朋友,请在购买普洱茶时注意选择,对以上情况,谨慎购买!

细看:茶饼表面附有一层均匀的白霜,嗅之并无霉味和令人不舒服的气味,反之有一股特殊的香气萦绕!

据多年做茶所察:上了那份普洱茶老茶一般都不同程度的挂有所谓白霜.属于正常现象。不过不能和普洱茶霉变混淆,霉变的普洱茶是喝不成的。